图片展示

中文
  • English
  • 한국어
  • français
图片展示

 

欢迎来到程阳八寨

Welcome to Chengyang bazhai

 

【游记】重返程阳寨

广西旅发三江通达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 2020-12-04

图片

程阳八寨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关于侗寨的记忆,

包括那片绿色的油茶林,金黄色的梯田,

潺潺流淌的山溪,绿树掩映的山寨,

荡漾在鼓楼的歌声,

别具匠心的风雨桥和吊脚楼……



今年秋天,约朋友和我一起重返五十年前住过的侗寨——三江程阳八寨。


沿着一条新修的乡村二级公路直奔大寨,一路上形形色色的画图映入我的眼帘,田野、树林、庄稼、茶园、村寨、风雨桥特别引人入胜。瞬间,我在侗寨愉快生活的记忆,又回到心上来了。

上世纪六十年,我作为中南民族学院的学生到侗乡实习,在大寨住了一年多,和侗族乡亲们相处的日子不算长,由于我们仫佬族的习俗、语言和侗族十分相似,我很快便融入了侗家的生活。平日里和寨里的小伙子一起进山剪禾把,一块下河去抓鱼,一同放木排下古宜镇去卖。他们教我弹琵琶、吹芦笙、唱侗歌、跳多耶......在绿色的梯田上,在明媚春光里,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我们青春的温热气息在宽大、悠静、绿色、和谐的侗乡升腾。

我记起程阳大寨有一大片油茶树延伸得很远。清晨去溪边挑水都要路过这片茶树林,晨曦中一片绿色的霞光,映照着绿油油的茶树叶,反射出柔和、温暖、迷蒙的光,宠罩着侗寨的早晨,仿佛是一个极妙静雅的梦境。我曾经和寨子里的人去捡过茶籽,茶树沿山势种植,茶籽散落在黄色的树叶上,我们背着竹篓哼着歌儿仔细地捡着。茶树林子漂荡着幽深的古拙的色调,静谧而优美。多少年了啊,这秋日茶树林的景色一直留在记忆之中!

我还记起寨子有一片梯田,春夏都是绿色的,到了秋天便全变成金黄色。


春耕时寨子里的人都上梯田插秧苗,早上出工时还是一层层水汪汪的空白田,晚上收工时便插上了一层层秧苗,像侗家姑娘的彩裙子,在眼前旋转又旋转,瞬间变成了绿色。一个月以后层层梯田变成了青翠欲滴的绿色世界,是那么纯净、那么幽深、那么悠美......

秋天,层层梯田变了成金黄色,新谷在收割之中,纷忙的梯田上的人们,都辛勤地露出了笑脸。我们和侗族同胞一起秋收,梯田上荡起丰收喜悦的歌声,爱情的歌,生活的歌,幸福的歌......多么优美、动听、自然、悠扬,使人兴奋,令人陶醉,叫人久久难忘。

我写了不少赞美侗乡春光与秋色的诗句。

绿色是春天的颜色,青春的颜色,生命的颜色。

侗寨的春天被一片盎然的绿色裹着,

她因此显得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动人,

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金黄色是秋极具丰富的色彩,极显活泼的精神。

秋天里,

侗乡的山容澄清而微黄,蓝天显得更高;

远山在退,遥遥地盘结着平静的黛蓝;

溪水从山石小夹缝里奔窜出来,潺潺流动。

啊!

秋天的侗乡自有其婀娜的丰姿,

更有一种似水如风的柔情,

是清丽的秋,柔和的秋,妩媚的秋,

让人对她以全部的虔诚与敬畏!




汽车绕过一个山头,驶出山谷。前面出现一个侗寨,司机告诉我们,那就是程阳八寨。我瞩目车窗外面,巍峨耸峙,连绵起伏的岗蛮,以及从车窗外闪过的人家的新修屋宇、木楼,满山遍野的杉木林和茶园......我不由地陷入深沉的回忆和思索之中。


走进寨子,旧貌换新颜,已找不到原来寨子的痕迹。寨里的道路拓宽了,用水泥铺得平平展展,当年的石头路一点影子都没有,寨子的房子都基本重新修建,大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的楼房,为了保持侗族的特色,有的在外墙包了一层木板。别具一格的吊脚木楼依然保留了一些。寨里的人告诉我,二十多年前,一场大火把寨子几乎烧成灰烬,后来为了防火,才建成这个模样。我印象中的那座古朴的大寨已消失,以全新的面貌展显一派新农村的景象,古老的传统侗寨赋予新时代的气息!

终于找到五十年前的住户老杨,他们夫妻都年过古稀,但身体还很硬朗。儿女都己成家立业,大儿子继承他的手艺,成为侗族木制建筑的传承人。他家也新建了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楼,可幸的是我原来住的木楼还保留着。我站在楼前,抚今追昔,回忆起那无限的往事和旧日房间的样子。一张木床和小书桌,我晚上点着油灯看书或伏案“爬格子”,夜深了,女主人见我还亮着灯,送来几个煮好的红薯。在这间小木屋,我写了好几首侗歌,编写了好几个联欢会的节目......想到这些,思绪万千激情起伏,实难用笔墨描述。



侗家喜欢喝油茶,但侗家的油茶用料和制作的方法与其他民族不尽相同。他们用的都是老红茶叶,用水煮出茶水过滤后,泡到爆米花、锅巴、花生、葱花等食料中即可喝了。而这里的侗族通常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以及特别喜庆的日子都打油茶,有的侗族人家,一日三餐都打油茶。凡有来访客人,进屋一定要喝油茶,一碗苦、二碗甜、三碗喜连连。喝油茶时用一根筷子,表示一心一意。主客之间边喝油茶边聊天,主人盛情,客人有意,其乐融融。

老杨一家很热情,我们进家刚坐稳,就端来热腾腾的油茶。五十年前我们曾同桌喝过油茶,如今旧景重现,心情难以言表。人生如茶啊!有浓有淡,有苦有甜。此刻我用心用情地品味,更感到韵味无穷!

▲吴冠炜 摄

侗族历来就有“没有鼓楼不成寨”的习俗。程阳大寨的楼如今保护还完好,那年我们和寨子的人常在鼓楼里开会,唱歌跳舞,听老人讲故事。我最喜欢听侗族的琵琶歌、情歌、多耶歌,看他们跳芦笙舞和款舞。特别逢村寨间的集体“月也”活动,迎宾送客时,唱拦路歌、敬酒歌、盘歌、赛芦笙,盛况空前。我记起了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风淳朴,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老杨带我去看鼓楼。因为前些年寨子里又发动大家捐款重新修建了一个新的鼓楼,老鼓楼就很少用上了。老鼓楼的柱子和木头都己很陈旧,但结构完好,这古老的建筑物,依然彰显出一种凝聚力,是一座积淀和汇集着多种侗族文化的迷宫。如今身临其境,当年在这里开会、联欢、男女青年对歌、手牵手跳多耶的场景又浮现眼前。

我和老杨一家人在鼓楼前拍了一张照片,这时,闻讯赶来不少寨里的人,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人还记得我,亲切叫我“潘同志!”我感动得眼角渗出了泪水,不禁生出了一缕自豪,这是民族情,兄弟心连心。我亲切地和大家一一握手,把准备好的香烟送给乡亲们,大家寒喧了一番。临别时,我说,如今退休了,还会来看望大家!祝愿寨子里家家户户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在返回县城路上,我请司机绕道去看看久违的程阳桥,这座融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特色和百越民族干栏建筑特色为于一体的风雨桥,是世界十大名桥之一,是程阳旅游景区的典型标志,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当年寨子的小伙常带我到程阳桥上听他们对歌,那场景、那歌声、那笑脸诗情画意般久久留在我心中。

我触景生情写下了动情的诗句:

侗乡有座风雨桥,

青青的瓷瓦,粗粗的木条,

平平的石板,长长的廊桥,风吹雨打不动摇;

侗妹走过风雨桥,

多彩的衣裙,苗条的身腰,

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一路歌声一路欢笑,

阿哥手弹琵琶等阿妹,

歌对歌,笑对笑,歌声笑声随着彩云飘!





如今程阳已经开放为一个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中外游客慕名到程阳桥参观游览。我们到达程阳桥时,太阳偏西而去,这里依然熙熙攘攘,歌声不断,笑语如潮。在桥头侗族男女吹着芦笙欢迎游客,几十把芦笙齐鸣,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十分热闹。我举目桥上十几名盛装的侗家儿女载歌舞,琵琶、三弦、芦笙的尾瑞插着彩带,象征吉祥如意。不远处有侗家姑娘现场刺绣、彩绘、编织工艺品,很多外国游客围着观赏,争相购买。这长长的桥面成了一条繁华的街道。看到这繁华街上的景象,我心房荡起一层微醉似的喜悦!

在桥边一家工艺品商店我想买个侗布背包,一掏口袋脱口说:“啊,没带现金!”店老板是位侗族中年妇女笑着说:"扫二维码付款也行!”我抬头看了她一眼,深感震惊,当年侗乡像她这样的中年妇女都目不识丁,用汉话交流都很困难。今非昔比,如今她们不仅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电脑、微信、网络都玩得熟溜。有的还会用英语、日语与外国游客简单的交流!啊!随时代的车轮飞转,侗乡一改旧时的风貌,我丝丝柔情撩拨起一腔思绪:程阳啊,我差点不认识你了!

离开程阳,已是黄昏时分,吹着徐徐的山风,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杉木林里青青的枝叶在风中呼呼地飘,欣长的树杆在风中轻轻摇晃,侗乡一山山,一层层,一波波,有如绿水荡漾。那晚霞一片一片地被起伏的枝叶割成千万种美丽,仿佛是一幅不着底色的风景画,景色真是令人着迷。

当我们驱车沿着原路返回县城时,月亮虽然己经升起,但晚霞还没有消逝。我看见车窗外一闪而过的侗寨,在月光与霞光的辉映下,不多时,华灯齐明,披着彩灯的木楼相互辉映,亮晶晶的程阳似仙境落尘寰,秀美绚丽得无以伦比。我骤然感慨侗族的浪漫,感慨这里民情的醇香,感慨这民风如歌如水的纯清,感慨绿水青山的美丽,感慨侗乡的沧桑巨变!于是我与朋友欣然约好,再来程阳,再访侗家,再品味侗乡悠静古扑的容颜美貌!



- END -


来源: 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浏览:
分享
【游记】重返程阳寨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文章推荐

版权所有:广西旅发三江通达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0008650号

景区概况
新闻资讯
交通路线
VR浏览
预约购票
交通路线
5A创建
联系我们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