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程阳八寨
Welcome to Chengyang bazhai
青山环绕,清流穿抱。在广西的众多古镇、村落,散落着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木构建筑风雨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木质风雨桥虽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气贯长虹,傲立于天地间,为中华建筑史写下了瑰丽的篇章。
登寺桥一所,联桥廊七间。”(唐代白居易《修香山寺记》)在《中国之廊桥》一文,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教育家、建筑史学家刘敦祯据此以“廊桥”撰述建有桥屋的桥梁。在他看来,这是“现知此式桥最古之文献”。
《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词典:桥梁工程》将廊桥定义为:“在桥面以上立柱构顶,桥面形成长廊式的走道的桥梁。”蜈蚣桥、虾蛄桥、鹊巢桥、厝桥、风雨桥、花桥……在民间各地,人们对廊桥有不同的称谓。
历史与现代的交错
历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各种桥梁在各地的发展有快慢、高低,并非都是同步直线发展。就广西而言,从现存廊桥的情况看,广西有记载的廊桥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晚于浙南闽北等地区。要么是始建于清代,要么在清代重建和修葺,清代是广西廊桥建造的高峰期。
由于自然地理的客观条件不同,各地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同大自然的搏斗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创造出各种不同类型、满足不同地域需要的桥梁形式。廊桥一般分布在相对比
榫卯奇观 建筑瑰宝
山为水之源,水为桥之魂。放眼八桂大地,在侗寨、瑶山、苗岭等少数民族地区,一座座风雨桥造型别致,美轮美奂,与周围的村庄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匠心手作 枯木逢春
是谁创造了她们?
树木的生生不息,不止于根握在土里、叶触于云间的高大挺拔形象,当平凡的木头落到他们手里时,会创造出枯木逢春的伟大奇迹。
风里雨里 廊桥等你
风雨桥守护着侗乡,陪伴侗乡人度过酷暑严寒,白昼黑夜。无论风里,雨里,晴天里,它总是以迎接的姿态伸展着双臂,与人们相依相伴,世代永好。